天天观点:锂电企业竞相赴海外上市
来源:中国能源报     时间:2023-01-14 07:18:19

华友钴业近日公告称,公司拟发行GDR,并申请在伦敦证券交易所/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,GDR以新增发的公司人民币普通股(A股)作为基础证券。华友钴业表示,募集资金拟用于扩充境内外新能源电池材料产能,收购、开发及运营上游资源,加强研发以及补充公司运营资金。

今年以来,已有多家锂电上市公司宣布发行境外GDR,并在瑞交所或伦交所上市。境外上市逐渐成为企业拥抱国际市场的新途径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企业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

GDR指在全球公开发行,可在两个以上金融市场交易的股票或债券。GDR上市可以为国际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金融资源保障。

除华友钴业外,今年以来已有包括欣旺达、星源材质在内的多家国内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宣布加入GDR发行队伍。其中,欣旺达的GDR上市申请事宜已经获中国证监会批复,进展最快;星源材质、杭可科技的相关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受理。除此之外,科达制造、杉杉股份、格林美、国轩高科4家企业发行的GDR已于7月成功在瑞交所上市,成为首批在瑞士上市的中国电池企业。

锂电企业筹划发行GDR的背后少不了政策推动。今年2月,证监会发布《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》,将境内GDR发行公司所在交易所由上交所拓展至深交所,境外GDR上市地点由英国拓展到瑞士、德国。证监会发布的文件给予了企业海外上市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支持,进一步便利了企业跨境投融资。

“中国企业走向国际,不仅要产品走向国际,技术也要走向国际,更要资本走向国际。国轩高科在瑞士GDR的成功发行,是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。”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此前表示。

筹划境外发行GDR显然已经成为锂电企业向全球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步骤。“企业通过发行GDR,可以募集境外资金。通过与瑞士资本市场的直接,可以吸引海外的长期投资者,改善公司的股东结构。”华鑫证券指出。

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认为:“企业通过海外上市可以提高其海外知名度,有利于后续向海外客户供应动力电池。”

弥补当地需求缺口

“由于国内市场增长空间日益有限,企业走出去、开拓海外市场非常有必要。”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表示。

国内锂电企业“走出去”不仅是当前的选择,更是长远的谋划。记者梳理发现,锂电公司海外上市的目的普遍为拓展境外融资渠道,利用海外资本市场为海外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,扩大海外市场份额。例如,格林美在公告中表示,公司拟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计划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,拟用于支持公司海外镍矿项目生产运营、海外电池材料项目开发等。

据了解,欧洲在2020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。根据调研机构SNEResearch预测,到2023年,欧洲电动车电池需求量将达406吉瓦时,预计供应量为335吉瓦时,存在较大缺口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,单凭自身动力电池产业链所具备的产能和技术,远远无法补足需求缺口。“现在欧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本地化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,这也是促使中国锂电企业‘走出去’的一个重要原因。”墨柯指出。

当前,美国和欧洲国家正在积极着手部署电动车用电池的本地化生产。美国《通胀削减法》法案要求,车辆所搭载的电池包需要按一定比例,在北美制造或组装。2024年达50%,2024年-2025年达60%,2029年达100%。

符合监管要求

无论是融资出海还是产能出海,国内锂电企业已在出海问题上达成共识。不过,锂电企业出海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。“国内和海外的法律法规不同,以前曾经有过海外上市企业触碰当地监管雷区的情况,因此企业赴境外上市一定要符合当地的相关监管要求。”吴辉提醒。

“企业想在世界各地建设本土化供应链也并不容易。”一位业内专家指出,“一是所在国或地区或已开始着手构建电池行业的贸易或技术壁垒,要求排放以及电池材料回收符合当地法规需求;二是电池原材料供应必须及时且有保证;三是必须在技术、质量包括安全性方面保持领先。”

另外,随着如今越来越多的锂电企业出海,竞争也将进一步升级。在全球动力电池竞争格局上,中、日、韩三国一直处在混战状态。不过,随着全球产业链不断变化,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已有绝对的领先优势。

SNEResearch数据显示,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企业中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比达60%,继续领跑全球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在技术、质量方面已经不输日韩企业。“国内电池企业能将成本做到最低,这是最大优势。”墨柯说。

业内普遍认为,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已经走在世界前列。企业需要依托现有优势,完善全球化市场布局,用技术及产品实力拿下市场份额,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。

标签: 国轩高科 华友钴业 中国证监会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