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川流:驿人》解读-我们都是历史分叉口的流民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  时间:2023-01-17 18:31:33

《川流·驿人》PV终于推出了。三弟参与了PV早期创意的讨论,见证了这个故事如何从概念到成片的过程,今天跟大家说说关于短片内外的一些想法。

《川流》系列一直秉承这样的创作理念:“一个人的选择只是水滴,一群人的选择汇成川流。”驿人PV与川流1一脉相承,讲述的是同样是小人物自救与救人的故事,从历史的夹缝中,挖掘普通人的力量与价值。

流民是宛城的一个小流浪汉,靠偷窃谋生。在宛城驿丞儿子侯川的帮助下,流民成了吃公家饭的驿人。若是太平时期,流民的一生大概会平淡无奇地结束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建安二十三年冬(襄樊决战前一年),饱受赋税压迫的宛城人叛变曹操,受到曹仁军围攻。若城破,宛城人将受到灭顶之灾。守将侯音请驿人送信告急,希望求得关羽支援。在这危急关头,原本靠偷窃谋生的驿人流民被选中成为突围送信之人。他陷入矛盾,要是自己悄悄离开,或可保全性命;若是冒险送信,一旦被曹军抓到,则在劫难逃……

大人物的选择

自建安十九年关羽独掌荆州大权后,与曹魏已有数次交锋。同时,孙、刘在东、西线给了曹操很大压力。曹军疲于奔命,军费的支出日益上涨。经济负担摊派到平民头上,尤以河南赋税最为沉重,人民生活困苦。在战火的恐慌中,人心思动,时有动乱发生。

建安二十三年冬,长期肩负沉重徭役的宛城人民终于忍无可忍,“宛将侯音扇动山民,保城以叛”,曹操下令驻樊城的曹仁平叛,侯音则与关羽联络。次年正月,“仁屠宛,斩音”。这便是史料的全部记载,至于当时宛城内平民的生活状态、百姓的意志,我们不得而知,留下了诸多引人遐想的历史空白。

曹操方对于宛城之乱的应对迅速且凶狠。宛城位于襄樊北部,战略位置极为重要。第一,它是三条交通要道的交汇点,自宛城东北出方城,可抵达许昌;沿白河上流,过伏牛山,出鲁城,可抵达洛阳平原;自西行,过淅川,可从武关进入关中平原。若是关羽掌握宛城,一面可以威胁许昌,届时曹操恐怕不得不迁都邺城;另一面,可西取关中,与汉中的蜀军形成呼应。第二,它是襄樊最重要的后方保障,一方面,它是曹操支援襄樊的必经之路,后徐晃屯新兵于宛城,即是作为襄樊的支援,若宛城有失,则切断了襄樊与曹魏大本营的联系;另一方面,它也是襄樊的后备粮仓,黄初元年,曹仁建议将荆州治所从襄阳移到宛城的原因便是“樊、襄阳无谷,不可以御寇”,驻襄阳的曹仁部粮草十分依赖宛城。侯音的作乱,即斩断了曹仁的粮道。因此,宛城对于曹操方是极为重要的。

而对于关羽而言,当时还没有实力能有效支援宛城。宛城对关羽同样也是一颗棋子,宛城叛曹,能打乱曹军的部署,振奋自己的军心。若宛城能坚守长久,自然最好;若最终城破,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。

蜀魏双方势力的博弈,使得宛城百姓身陷水火,卑微的平民百姓除了舍命一搏,别无他法。而之后曹仁屠宛的举动,也让将使故事情感冲突更强烈。

小人物的选择

大人物在史书中有浓墨重彩的刻画,而小人物只能是轻描淡写,甚至不见经传。我们习惯了忽视他们的存在,忽略他们的价值。

在三国乱世中,小人物的选择造就了赫赫有名的军阀。有些人的理想是匡扶汉室,于是他们追随刘备;有些人的理想是还天下太平,于是他们聚集在曹操麾下;有些人的理想是保全一隅,于是他们支持江东孙氏。换句话说,实力雄厚的军阀,也是众多小人物们意志的集中展现。

同时,小人物还在历史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,能改变大人物们的命运,甚至影响了三国历史的进程:战功赫赫的孙坚,一生纵横沙场,从长沙起兵,力战董卓,开创江东基业,却被黄祖手下一个在史籍中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将射杀;江东小霸王孙策被许贡的门客偷袭,最终去世;孙权大战合肥之时,手下的一名小官谷利在马后加鞭,才让孙权免于命丧沙场;“智绝”诸葛亮北伐时对陈仓束手无策,彼时,守卫陈仓的郝昭仅是一名“杂号”将军。还有蜀汉的范疆和张达、东吴的马忠,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武官,也曾做到许多名将没能做到的事情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。

回到我们《川流·驿人》的故事中,大人物主导的战争洪流已至宛城城下,宛城人民不得不卷入历史的浪潮之中,起义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。这不仅仅是曹仁与关羽的战局,也是无数宛城人的战局。他们看似无根之浮萍随川流摇曳,但当浮萍捆绑在一起的时候,亦有可能抵挡这凶猛的洪水。

我们不能详尽知道宛城人民为了自救做出了哪些努力,但我们可以猜测每一个人都曾努力过。他们的选择可能毫无意义,可能无关大局,就算是渺小的希望,也能成为无穷的动力。宛城的驿人流民,即是其中的一员。

救己还是救人?

驿人即邮人、驿卒。驿人虽然拿公家的工资,但其社会地位较低,仍属于社会底层。在战事兴起之际,驿人还兼具着传送军情的任务。因此,驿人具有完美的底层人民成为战争部分的视角。

主角起初是社会最底层的流民,靠着偷盗为生。在底层的摸爬滚打中,流民有自己的生存之道,通过偷盗来获得财物和食物,平安地活过每一天就是他最大的愿望。

小偷的经历让流民成为一个自私、懦弱的人,即使他成为了驿人,这种典型的“小民”心态仍十分深刻。如果不是战争,可能他就浑浑噩噩过一辈子。然而宛城的起义,把他这样的小人物也卷进了战争的洪流之中。宛城守将侯音寄希望于城内的驿人能让及时将书信送至关羽处,只有这样才能救全宛城的百姓。流民面前摆着两种选择:去送信,困难重重,有风险;当逃兵,卷款私奔,更安全。从自身以往的经验来看,当逃兵无疑是正确的选择,流民最初也是这样做的。

侯川的死,促使了流民的转变。侯川是宛城的“官二代”,他本来可以生活的很舒适,但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,他不仅要救自己,还要救宛城的百姓。侯川不仅仅是帮助流民的恩人和亲人,更代表着一个高大理想的形象,或者说是许多百姓——包括流民自己——心中自我救赎的镜像。流民丢弃了象征曾经自己的钱袋,冒死夺取了象征心中那个勇敢的自己的信封。自私和懦弱被彻底舍弃——这对于个人而言当然是错误的选择,但总要有傻子去尝试,甚至去牺牲。

故事的结尾,当流民被蜀军救上来后,信封上的油墨已经湿透不可见了。不识字的流民回忆着与侯川的点滴,歪歪扭扭地写下一个“民”字。驿人的职责是保证邮封的时效、完整和安全,从这一点看,驿人流民履行了自己的职责。即使是他曾是小偷流民、曾经动摇和逃避过,但在选择勇气的这一刻,他是一位合格的驿人流民。

历史的结局并不容易改变,即使流民最终死里逃生地将信送到了关羽面前,也没办法改变宛城城破被屠的结局。流民逃避过、退缩过,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渺小的流浪汉,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个世界;流民勇敢过、坚持过,他知道即使生的希望渺茫,也为这种渺茫而努力。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,即是一种平凡的伟大。

流民只是万千普通人的一个缩影,世界上存在着许多“流民”,也许一个“流民”失败了,但当千千万万“流民”汇聚而起的时候,便能引领历史的川流。这样的川流,流经千年而不衰,川流咆哮,震撼人心,这是川流的力量。

救人也是救己

流民不相信关羽会为了宛城的小人物们救宛城,从历史的结果来看,关羽也确实没有发兵,主要原因是关羽认为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辐射宛城。

在故事中,我们设置了开放式的结尾,以供大家想象:假若历史可以重来,关羽救援宛城,流民们的选择会改写历史吗?

第一,占据宛城,切断襄樊与曹操大本营的联系,这样水淹七军后,攻下襄樊不会太费力,之后扼守宛城,即可真正威震华夏;

第二,从西边进取宛城,能打通与上庸刘封部的联系。襄樊决战时,关羽曾让刘封出兵侧翼,被刘封以上庸新取,局势不稳为由拒绝。而在关羽身陷重围之时,最有可能支援关羽的仍是刘封。最终关羽败走麦城,欲逃亡回蜀中,其选择仍是取道上庸。

进可克复中原,退可占据荆州,最不济也能逃回蜀中。

救宛城,实际也是救自己。

历史或可重来,读历史不只是知道结论,也希望探究过程,甚至体验过程。

《三国志·战略版》的年度大版本中,玩家将扮演襄樊之战前后的关羽对峙群雄,再次面临关羽曾经熟悉的选择;也可以扮演曹魏和东吴势力,为绞杀这位三国第一名将竭尽全力。当然,你更是在扮演自己——在乱世中,在人群里,你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存在?

你会带着钱逃到安全的地方终老,还是会带着信通往微渺的希望?

选择权,在你的手中。

标签: 三国历史 水淹七军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