厘清边界:哪些情况才算“套娃式收费”?|短讯
来源:云中     时间:2023-06-29 16:17:08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023开年,智能电视就因为“套娃收费”等问题数次登上热搜,引来了广大网友、明星大V,以及官方媒体的吐槽与声讨,人民日报更是三评“套娃会员”。

与此同时,由舆情引发的监管随之而来,从召开相关整治会议,到《治理智能电视“套娃”式收费问题,推进互联网电视传播秩序规范管理工作方案》的出台,有序化、合规化成为互联网电视行业2023年无法避开的关键词。

当下,正处于这一轮行业整改的关键时期,而此轮整改长远来看也有望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不过,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,对于“套娃式收费”的具体定义,或者说什么才属于“套娃式收费”,在产业层面还存在着不少困惑。对此,流媒体网尝试通过一些具体案例进行说明,帮助业界更好地解答疑惑、厘清边界。

需要指出的一个行业现状或背景是,由于互联网电视产业链条的参与主体众多,如内容版权方、内容服务平台、牌照商、电信运营商、终端厂商,且产业各方在实际分工方面并未完全遵循相关政策规定,加之产业长期以来在商业探索方面的急功近利等原因,共同导致了互联网电视收费主体多、名目多、渠道多的情况,也成为“套娃式收费”产生的根源所在。

具体来看,“套娃式收费”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种场景中:

收费专区

互联网电视端存在大量专区,这些专区或按版权来源划分,或按节目类型划分,但除了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和终端厂商设立的收费专区外,还有很多专区分别需要单独付费,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少儿专区、体育专区等一些垂类专区。拿体育专区来说,专区内甚至还会进一步划分出不同赛事,需要用户单独进行付费。

单片付费

用户开通某些专区的影视会员后,专区内的一些内容仍然需要进行单片额外付费,尤其是一些新近热播的影视内容,除了存在于专门打造的特色影视收费专区内,也经常以单片付费的形式混排在其他已收费专区内。

强制绑定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